具體什么表現(xiàn)被稱為“父母PUA”子女? 上海租父母小編分享。
你再不走,我就不要你了,就讓警察把你抓走得了。
你走吧,出去吧,我不要你了。讓你這么不聽話。
你這孩子怎么這么煩人。
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
你再這么哭、這么無理取鬧,等下玩具都不要玩了。
......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可能我們都聽過或者曾經(jīng)對自己的孩子說過。
或許沒有人會想到,這些話所帶來的后果就是你正在對孩子實施軟暴力。
再深究下去,有一種更可怕的存在,在心理學(xué)上被稱為情緒勒索。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家庭式PUA”,而在家庭式PUA中,父母首當(dāng)其沖,也就有了“父母PUA子女”。
簡單來講,就是在家庭領(lǐng)域中,父母通過看似人畜無害的語言,或者以“愛”的名義,去要求子女滿足自己的愿望,但是子女因為年紀小可能不會察覺,以至于最后使得子女自身陷入父母的PUA中,無法逃脫。
再進一步去解析父母PUA子女,那接下來的話,你無疑會覺得非常熟悉:
我這么做全是為了你,為你付出了這么多,你難道不應(yīng)該做出點成績回報我嗎?
我這輩子沒什么大作為,就希望你能比我更強,我這輩子的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了,你可千萬不要讓我失望。
我每天累死累活、起早貪黑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給我爭氣啊。
為了你能更好我們犧牲再多也愿意。
我們家比不上別人家富有,但是我們都把最好的給你了,你一定要努力。
......
小時候,大堯也常常會聽到父母這些話,每次都感覺這些話就像一座座大山,一層層波濤洶涌的海浪向自己襲來,壓著喘不上氣,自己卻無力逃脫。
還記得小學(xué)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一個媽媽每次吃魚都只吃魚頭,把魚肉留給自己的孩子,還說魚頭好吃。后來孩子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魚頭并不好吃,后來問媽媽才知道,只是媽媽想把魚肉留給他吃,才會去吃魚頭,媽媽也不愛吃魚頭。
小時候聽完這個故事,就覺得故事中的媽媽很偉大,很愛自己的孩子。
長大后,卻漸漸發(fā)現(xiàn),這個兒子真難。故事中媽媽的語言看似對孩子用情至深,卻給了孩子極大的負罪感,讓孩子用一輩子去背負這個人情債。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
往往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會讓自己感動的一塌糊涂,但孩子感受到的卻并不一定是愛,是父母的控制和深深的負罪感。
大多數(shù)時候,父母表面上說的是我為你付出那么多,我活得那么辛苦。背后的潛臺詞其實是“你必須要達到我的期望。”“你必須這么做。”這些語言遠比暴力更可怕。
作為一個孩子,他的理解能力可能還不成熟,他可能只會淺顯地覺得,我父母對我這么好,而我卻辜負了他們的期望,是不是我真的太沒用的,我太對不起父母了,那股自責(zé)與愧疚感,很有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身體傷害興許可以通過外界治療得到修復(fù),心理精神傷害那可能就是一輩子。
你覺得這最可怕嗎?
不。
這些還不算什么,最怕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習(xí)慣地去采用否定式教育,認為“否定”是一種變相的激勵和鼓勵。這種否定式教育,在大堯看來,更是父母PUA子女更可怕的一面。
上海租父母http://www.shls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