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吸引眼球,各家的投入都是相當可觀的
門戶網站投入億元,配備三四百員工,準備在南非世界杯網絡盛宴中分得肥肉
當再次面對世界杯的“解說”,黃健翔似乎少了一些 “激情”,多了幾分淡然與調侃用他自己的話說,可能要“裝傻”
“我們可以像真正的球迷一樣和我們的嘉賓朋友們在吧里喝著酒、談論關于世界杯的一切”黃健翔這樣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描述他的新工作
上屆世界杯期間,還是央視解說員的黃健翔居然在直播解說中歇斯底里地為意大利隊進入1/4決賽吶喊,觀眾對此褒貶不一事后,他從央視“下課”,“淪落”民間
四年后,黃健翔似乎不需要顧及太多東西,可以和另外一個單干戶李承鵬組成“黃加李泡”組合,共同打造一檔世界杯體育評論類脫口秀節目
“與電視臺播出的傳統體育節目不同,《黃加李泡世界杯》具有濃厚的網絡色彩,并達到了電視播放的水準”節目策劃牽頭人、新浪營銷中心總經理葛景棟告訴本報記者葛景棟表示有信心,這檔節目將成為今夏最火爆的世界杯盛宴
不過,面對世界杯商機,網絡巨頭們怎能放任新浪吃獨食搜狐、騰訊、優酷都在摩拳擦掌,不僅參與爭奪世界杯網絡視頻點播權,還與新浪一樣推節目、搞營銷目前,單是幾大門戶網站的人員配備幾乎都在300人至400人不等
演出已經開始了
“不專業”的世界杯報道
在《黃加李泡世界杯》節目中,除了黃健翔、李承鵬分別以酒館的掌柜和店小二的造型主持外,孫楠、田亮、蘇醒、鄭淵潔、文章等當紅明星都將受邀,參加該節目的錄制
“之所以以這樣特別的方式出現在大家面前,是因為每屆世界杯都有大量的球迷泡在酒吧里看球、侃球,我們也希望能夠以這樣輕松、原創、貼近球迷的方式在世界杯前期與賽事期間提供一場輕松、別具一格的世界杯報道”黃健翔表示
而選擇一種不是過于專業的方式去看世界杯,也是基于對世界杯本身發展的一種判斷黃健翔認為,現在的世界杯并沒有太多足球本身的價值“節目的嘉賓可以不懂足球,但可以談自己的看法,只要覺得開心就好”黃健翔說
“其實,新浪與黃健翔、李承鵬的合作很早就有了,這次只是持續而已,節目的創作從很久就已開始”新浪網副總編輯趙添告訴本報記者
事實上,這檔節目已錄制的話題不僅包括足球,也包括明星緋聞、太太團等很多吸引眼球的主題
盡管《黃加李泡世界杯》由新浪打造,但制作方并不打算將其受眾局限在網民群體新浪還將此檔欄目做了媒體落地的發行,與陜西衛視、浙江影視頻道、福建體育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鼎程傳媒、航美傳媒、華視傳媒等近百家媒體合作為了讓觀眾都能收看到這檔節目,新浪還租用了衛星設備,通過衛星上傳的方式,將節目信號同步傳輸給全國各地方電視臺進行同步播出
點播權外的比拼
新浪以如此豪華陣容打造“正規”節目,也是因為今年所面對的挑戰和對手都要比德國世界杯期間的多
這屆世界杯的賽事視頻轉播權掌握在成立不久的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手中,其他視頻網站只能與其合作,獲得的只是點播權益,而非實時轉播合作伙伴在轉播世界杯節目時都會延時90分鐘目前,有6家網站將與cntv合作
因此,在視頻點播本身,已經沒有競爭余地各網站比拼的還是“賽事轉播的整合性營銷”以及“世界杯相關內容報道與制作”為此,他們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以幾大巨頭為例,新浪網除了有13人的南非世界杯報道團隊外,其《黃加李泡世界杯》節目更是整合了內外部的資源,包括新浪體育、新浪娛樂、新浪視頻、新浪微博、新浪品牌及市場的整體資源
搜狐則聯合國內16家主流媒體組建成新銳媒體聯盟,擁有近40人的前方報道團隊和上百人的記者團騰訊網也不示弱,聯合14家主流平面媒體組成了世界杯捷報聯盟,將在南非世界杯期間,組織50多名成員奔赴南非,24小時不間斷報道
面對門戶網站的優勢,視頻網站也有自己的招數優酷號召南非賽場外的世界杯拍客,通過手機、相機或者dv等記錄下賽場內外的一切
有業內人士給記者粗算了一筆賬,單是互聯網企業與cntv簽約的價格都在1500萬元甚至更多,再加上節目制作費用、營銷費用,基本都億元左右,這樣的高投入與四年前不可相比
2006年,包括新浪、搜狐、央視國際、騰訊、網易在內的五大門戶網站總共為世界杯投入了不少于3000萬元的運營資金,約有超過1000人的團隊圍繞世界杯展開工作
“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自然會比2006年的世界杯投入得多,我們報道世界杯的團隊是報道奧運會的團隊”趙添告訴本報記者
優酷網ceo古永鏘曾表示:“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屆視頻世界杯,誰都不會錯過!為此,我們為世界杯投入了有史以來最大一次節目購買資金”
而騰訊網早在2009年6月就已確定世界杯的預算,甚至會高于北京奧運時的1.5億元與巨額投入相匹配的是,幾大門戶網站也準備了300人至400人不等的作戰團隊
野心勃勃的盈利目標
敢于這樣高投入,顯然是對回報率充滿信心
2006年德國世界杯期間的國內網絡廣告市場盤子約為2億元單是新浪、搜狐、網易三家網站的世界杯廣告就超過了1億
隨著近幾年體育營銷、賽場、賽事、商業廣告、互聯網經濟的真正組合,南非世界杯所“集結”的商業模式所產生的商業價值更是給予人們無數的想象截至去年底,國內網絡視頻用戶已達2.4億,網絡也成為了觀眾收看和了解世界杯的第二選擇
以cntv為例,該網站預計將從本屆世界杯上獲益1億元,其中分銷點播版權的收入約占60%~70%此外,手機點擊付費、廣告等也會帶來可觀收入
而與cntv合作的各家網站幾乎在一年前就為這樣的“回報率”做好了充分準備
“目前我們的廣告商有十家左右,其中有南非世界杯的贊助商,也有其他企業,有的還在商談”趙添告訴本報記者
單《黃加李泡世界杯》一個節目,其廣告形式就有包框、插片廣告、植入等“該欄目的廣告銷售屬于公司機密,因此在這里不方便透露具體的數字,但可以肯定的是,該欄目的廣告銷售在千萬元以上目前,包括銀華基金、tcl、東風日產等知名企業都在該欄目投放了不同形式的廣告”葛景棟表示
優酷網因世界杯這樣的大事件,將貼片廣告加價30%,從以往的150元/千人次,上漲到180元/千人次
相對于傳統媒體自身的優勢,新媒體報道世界杯的盈利模式雖然相對單一,但在世界杯等體育賽事的版權銷售中,新媒體有著相對重要的地位已是不爭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