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我標題了一點,這兩天的粉絲狂漲好幾萬,被網易媒體轉載報道,圣誕當天在新浪微博綜合熱搜榜第二,第二天第一,時事排行榜牢據第一。但我保證,這篇文章(包括引用的數據)在這些沒發生之前就寫完了,也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所以絕對的心平氣和,絕對的自信牌干貨。(這段話是新加的)
來看看一個草根少年如何不買粉、不營銷、不炒作、不不要臉,慢慢挖掘的過程。
內容較多,整理了個導航條,有興趣了您再看。
內容導航條
總體互聯網趨勢
以前,現在,舉例微博說明
我做的微博情況
人數,被媒體播報情況
微博搭建
內容的革新
考慮微博平臺的特性
微博的宣傳
種子用戶第一批
怎樣更容易傳播
內容的封裝
內容
媒體雜志
第三方產業鏈
一些聰明微博的做法
自動審查
點題,總體趨勢在哪兒
總體互聯網趨勢
互聯網第一個階段是資源分享,而我們現在正處于第二個階段:資源平臺整合。所謂的資源平臺整合,即建立起強大的平臺支撐,邀請每個用戶成為平臺的發起者。比如淘寶模式,用戶可以成為賣家;比如新浪微博模式,用戶成為自媒體;比如優酷模式,每個用戶都是拍客;比如蘋果商店模式,每個用戶都可以發布產品;比如糗事百科,每個人都是笑話的提供者甚至審核者。那么呢,在這種背景下,我想把這段話作為引子,分享一些我做的兩個微博一些干貨。社會化新媒體
我做的微博情況
去年11月第一個做的微博叫@逝者如斯夫dead ,專門收集微博上已經逝去的ID,并且用簡短的語言描述紀念他,現已關注接近700人,發布300多條微博。被5,6家雜志媒體報道過。每天更新1-2條,轉發平均十幾條,評論100條左右,粉絲18000多。
今年做的第二個微博叫@作業答案來了 ,專門為初高中生服務,同學把不會的題@ 我,我負責轉發,然后粉絲里的學霸負責解答。創建半個月,粉絲13000多。每天晚上8點-10都有一大堆人@ 和刷題,每道題目在5-10分鐘內就會被解答出來。微博運營
這兩個號的粉絲都不算多,也沒做過營銷。但是它們漲粉的經歷讓我深刻。@逝者如斯夫dead 被@和菜頭 轉發后,從19點到0點(和菜頭0點清除所有微博)加了1W多粉絲。而@作業答案來了 剛開博三天多,就破了1W粉絲。而且根據現在的互動率來看,這兩個微博的精細市場還是不錯的,而且我對以后這兩個號的爆發充滿前景。微博運營技巧
第一個號是靈光一閃弄的,第二個號是從開頭的“資源平臺”整合這個觀點出發,依賴微博平臺做個整合。但是反過來看,@逝者如斯夫dead 的資源來源也是網友們提供的。
說到營銷我也要坦誠,花了125元為@作業答案來了 做了一次。結果沒什么經驗,才獲得7次轉發,所以敢說沒買粉,沒營銷。但是卻讓我初窺背后營銷產業鏈的初端(下文說明)。
微博搭建
內容的革新.@逝者如斯夫dead
做東西必然有競爭者,跟@逝者如斯夫dead 類似的有XXX平臺。但是他的粉絲才500多,而且也沒什么轉發和評論。他的發博方式很簡單“緬懷某某某”,“你在這里安家 網址".讀之索然無味。我在這個內容上也糾結了很久,從一開始的還配配音樂什么的,到現在有了標準的格式:微博ID,走的年月日,年齡,為什么走,簡短的語句概述他的喜好,再從他的微博里截圖對應的信息。這樣大家從一條微博里獲取的信息是很全面的,就像看一個故事一樣,甚至不要再點擊到他的頁面瀏覽。
解決了內容問題,還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怎么增加互動。你要知道,增加這種類型的微博互動很難的。但是沒有互動,又顯得太過冷清。那要用戶發點什么呢?感想嗎?不對,連續發三條以上的感想就枯竭了。轉發嗎?也不對,誰希望自己的首頁上充滿這種信息呢。那么最終的理想化信息是,又簡單,又能表現哀思。蠟燭表情,對,引導用戶發一條蠟燭表情。于是我在微博內容上加上一條“感謝大家每天一次轉發、留言點燈,功德無量”。有了這樣的引導后,評論量開始猛增,穩定在100條左右。
內容的革新.@作業答案來了
在開博三天多就破1W粉的時候,我仔細看過其中有條被轉發了6000多次(后來又被刪了)的內容,都是“怒粉”“業界良心”“神PO”這樣的字眼,甚至很少說這個微博能帶來什么。這要得益于他的名字,也說明學生間更喜歡共同的語言詞匯。這樣你在發一些微博的時候,就要合理的利用這些語言。但是用這種共通性的語言有個特點,就是轉發量大、且興趣一致的時候才能發揮出他的效果。比如有次,有個人問:日語的【圣誕快樂】怎么說?有個人回復メリー 苦します,結果轉發有100多條,一排的人回復“最右”。當我嘗試去轉發的時候效果根本不行。
在刷題的時候,會導致大量刷屏,有段時間粉絲掉得比漲得快。怎么辦?最后在每條轉發上加上【溫馨見諒】學生黨最良心微博正在刷屏解題 ,效果好了很多。也有人在提問時不寫名學科和年級,怎么引導他們呢?你在個人簡介里寫?肯定沒人看,單獨發條微博?新來的沒看到的人呢?其實也很簡單,在轉發的時候,標明“這個提問寫明了學科 年級,優先轉”。起到的效果也很好。也就是說,你想把微博做成什么樣,應該在每條內容里反饋出來,而不應該去制定一堆的規則給人等等。
比如,我想把@作業答案來了 做成一種不僅僅是求答案的地方,還有各路學霸有意思的討論。那么呢就會定時轉發一些回答得很牛逼,很調皮的答案,一方面刺激回答者,一方面給用戶引導說:你看,這個微博其實是這么玩的。如何運營微博
先做成用戶喜歡的,再慢慢引導用戶的習慣,而不是太多的提示和幫助。這就是我做內容的一個總結。
微博的宣傳.第一批種子用戶
如果你有大錢,砸幾個明星幫你做做廣告。咱們討論的是小錢,想用小錢做事情,就必須研究這件事情的框框架架。當你建立這個微博,沒人幫你轉發,沒知名度,也沒信息怎么辦呢?首先要找到第一批種子用戶。以@逝者如斯夫dead 為例,你想獲得逝者信息,可以通過搜索關鍵字來解決。有位網友曾經用這個方法一口氣提供了40多個給我。當時我還沒想到這個方法,迄今為止都是靠網友提供的逝者信息。種子用戶怎么獲得呢,到名人微博下留言?到處宣傳?其實這些都是下下之策,因為撒的網太大了,用戶不精確。后來我想了個辦法,發完一條微博后,把這條微博評論到逝者的最后一條微博下面。因為來看的人一定是對這個逝者感興趣的人,他的精神和感情都調節到了最優,這樣你在傳播上就占據了主動權。事實證明這樣做也確實是對的。
那么到@作業答案來了 獲取種子用戶就很簡單了,通過@逝者如斯夫dead 微信號上的調查,沒想到有這么多學生關注,于是就把@逝者如斯夫dead 當干爹用,自己發廣告導過來。
微博的宣傳.怎樣更容易傳播
微博的是否容易傳播,最終一定是靠用戶是否對你的內容有興趣。說個失敗的例子:大家可能見到很多有獎轉發。當時博主有了100塊”支持費“,也想搞個。但是我偏偏是那種一定要把事情做得有創新的人。于是我就說,在20點和22點整轉發的第一條可以獲得50元話費。一開始有點轉發量,我還以為奏效了。結果一路下來慘不忍睹,除了20點和22點,基本沒什么人轉發,還不如那些號稱轉發有IPHONE騙錢的微博。最后得到的教訓:內容一定是用戶對他是否有興趣和有用的。
比如@逝者如斯夫dead 有次轉發了一個捐器官的女孩,內容稍微煽情了點,居然有2000+的轉發,嚇了一跳。比如@作業答案來了 有時候會轉一些奇葩的題目,也會有不錯的轉發量。
對于這點,我的這兩個微博倒是很有優勢,很多雜志媒體上來采訪。雖然最終導進來的粉絲都不高(這個有時間會具體展開說),但是也說明針對的市場點很準確。
微博上也有一些事例可以參考:比如在每條微博里帶上自己的廣告圖、微信圖等,比如把微博設置成只能轉發、不能評論。
微博的宣傳.第三方產業鏈
《引爆點》里一書有說,傳播的三個要素之一就是信息人,但當你的微博粉絲還沒到一定量的時候(5W?10W?),自身傳播的效果不一定多好,主要還是大V的幫你轉發。社會化媒體
所謂的產業鏈,就是微博的第三方傳播營銷平臺。比如,所有的微博主在這個平臺注冊后,標上價格,等待用戶們的下單。用戶可以選擇是直發,轉發,軟廣,硬廣,時間等等。整個流程都是有類似OA的系統控制著。當我注冊進去后發現好多知名的微博都在上面接單,一般100-300塊錢就能獲得一些不錯的草根大V。如果是明星可就貴了,一條5,6W的都有。你可能會問,我沒這些渠道啊,怎么辦呢?善用QQ搜索,加入關鍵字“微博營銷”,有一堆的號出來,然后你順藤摸瓜。
第一次做微博,金錢不多的,不太贊成直接進入。就比如我上文說的失敗經歷,有些數據和用戶質量你覺得自己沒把握定位的時候,盡量不做,先做那些看得見的。社會化媒體運營
一些聰明微博的做法
我開題說到,這個網絡時代是資源整合的時代,每個人都是資源提供者。如果你單單靠自己的力量去整合這些資源,并且想做大,很累。所以,一些聰明的做法就是讓大家也成為整合資源的一部分。比如XXX樹洞,糗事百科,讓網友成為審查者。其實新浪微博這個平臺如果做得更開放點,市面上很多垂直的網站都可以整合進來,比如什么知乎問答,糗事百科,這種類似的都可以秒掉。可惜新浪骨子里的基因就是新聞內容,所以。。
排名的臨時截圖
第一張圣誕早上第4,后來沖到第二,一直到晚上10點多,(后面的忘記截了)
第二張是圣誕第二天早上直奔第一
謝謝你們還能看到這,其實我是一名游戲開發者,有團隊尋求靠譜VC中。。
更多精彩請關注分類目錄 http://www.youde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