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基本資料信息:
王昆,歌唱家,生于1925年,祖籍河北唐縣。1945年畢業于延安魯藝戲劇音樂系,曾在新歌劇《白毛女》中飾主角喜兒,并演出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后任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演員。建國后任中央實驗歌劇院演員,受教于蘇聯專家梅德維捷夫和我國歌唱家林俊卿。1954年入中央音樂學院進修。后歷任東方歌舞團藝委會主任、團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音協第二、三屆理事,全國婦聯第四屆執委。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曾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演出。
王昆簡介:
王昆(1925年—),歌唱家,祖籍河北唐縣。她是新中國第一位在新歌劇《白毛女》中飾主角喜兒的演員,后任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演員。
王昆作品:
1.農友歌 王昆
2 社員都是向陽花 王昆
3 南泥灣 王昆
4 夫妻識字 王昆
5 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 王昆
6 抗日將士出征歌 王昆
7 陜北一片新面貌 王昆
8 繡金匾 王昆
9 北風吹 扎紅頭繩 王昆
10 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 王昆
11 三十里鋪 王昆
12 白毛女-我要活 王昆
13 兄妹開荒 王昆
14 秋收 王昆
15 我的家鄉沂蒙山2 王昆
16 崖畔上開花 王昆 u=2899961784,2628968980&fm=15&gp=0.jpg
17 對面溝里流河水 王昆
18 秦川五月好風光 王昆
19 慶祝勝利 王昆
20 小小燈兒 王昆
21 北風吹 王昆
王昆其它相關資料:
1939年4月,周巍峙率領西北戰地服務團來到晉察冀軍區三分區所在地河北唐縣,當地干部群眾就向他們介紹這里有位14歲的婦女干部有一副好嗓子,是遠近聞名的“小歌手”。周巍峙決定聽聽這個“小歌手”的歌聲。那一天,王昆走到臺上,亮開歌喉唱了一曲她的“保留曲目”——《松花江上》,在雷動般的掌聲中,周巍峙也喜歡上了這棵好苗子,當即吸收王昆進入西北戰地服務團。
后來,周巍峙調入延安魯迅文藝學院戲劇音樂系任助理員兼魯藝文工團副團長。王昆則則進入魯藝學習,后又成為魯藝文工團成員,這年王昆19歲,瘦骨伶仃,梳著兩個丫丫辮,一看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村女娃子,當時延安的秧歌扭得正火,延安的民歌也唱得正火,王昆很快就被西北高原高亢的民間歌曲吸引住了,她跟著民間藝人唱秦腔、唱眉戶戲,唱信天游,感到一種難以言表的興奮。于是,橋兒溝的山坡坡上、莜麥地里、小河灘頭便不時響起了她那銀鈴一般的歌聲。
王昆的第一個藝術高峰是飾演新歌劇《白毛女》中的“喜兒”。由于原先飾演喜兒的演員有了身孕而不能承擔工作。于是周巍峙和許多專家力推王昆。
在緊張的排練中,周巍峙不斷給王昆以藝術指導。《白毛女》作為獻禮節目在中共七大上推出,公演那一天,毛澤東、朱德、黨中央的領導,參加七大的代表以及各個解放區的首長幾乎全來了。那天,王昆和大家的演出非常成功。當大幕落下后,王昆和同志們扒開幕縫看中央首長和代表們的反應。她看到,場上觀眾反應很熱烈,好多人哭了,她甚至看見毛主席也用手絹擦眼淚。
周巍峙與王昆的愛情,在革命文藝工作中萌發和升華,飾演“喜兒”成功后,王昆心中暗暗喜歡上了既是領導又是老師的周巍峙。作為革命圣地延安的當紅“明星”,王昆引來很多的求愛者,可她卻堅定不移地把繡球拋給了自己的心上人——周巍峙。但他倆的相愛并不順利,那時王昆還不是黨員,當時黨內有一條規定:黨員領導干部不可以和非黨員群眾結婚。然而,純貞的愛緊系著兩個人的心。周巍峙更加用心在政治上幫助王昆。1943年,王昆雙喜臨門,加入了共產黨,同時與周巍峙結為伉儷。
新中國成立后,這對革命伉儷迎來了政治和藝術生命中的高峰。周巍峙建國后任文化部藝術局副局長、中央歌舞團團長、中央實驗歌劇院院長、文化部藝術局局長、文化部副部長、代部長,連續兩屆中國文聯主席,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對于從年輕時起就受共產主義教育和熏陶的周巍峙而言,個人的愛好從來是服從革命需要,因而他鐘愛的音樂漸漸成了“業余”愛好。盡管行政工作繁忙,他還是創作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等膾灸人口的歌曲,并在中央實驗歌劇院主持了《劉胡蘭》以及《槐蔭記》和《草原之歌》等不同風格的新歌劇的創作和演出。在建國15周年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周恩來總理親自點將,周巍峙擔任組織指揮小組的總指揮,負責創作工作。周巍峙不辱使命,僅用兩天就拿出了大歌舞第一稿提綱,“東方紅”這個晚會名稱就是周巍峙起的。當指揮小組研究到《農友歌》的主唱人選時,周巍峙率先表態,“選角兒第一條要依賴實力”。王昆的當選是經過指揮部集體研究決定的,她的演唱也大受好評。革命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彩排,“總導演”周恩來總理看后對周巍峙開玩笑說“你編曲來她唱歌,真是紅色歌壇的藝術伴侶呀。”
1976年4月批鄧期間,因為曾經給鄧小平同志寫過兩封反對“四人幫”的信,王昆第二次被抓走。當時周巍峙對王昆僅僅說了八個字:“注意身體,好好學習。”王昆告訴他一句話:“大衣在柜子里面。”周巍峙知道這是暗示大衣口袋里有她寫給鄧小平同志的信的存稿。周巍峙將信稿交給王昆的侄子帶回家鄉唐縣,裝入罐中埋入地下。那時候,他們夫妻的對話完全像當年地下工作者秘密接頭。王昆說,總有一天,我們要把“藥單”(即信稿)拿出來。1976年,當他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去世時,周巍峙帶著無盡的哀思和極大的愛黨愛國之心,連夜譜寫出《十里長街送總理》,在全國馬上引起強大的政治反響。
撥亂反正后,周巍峙和王昆得到解放。周巍峙在國家文化部擔任黨組書記和全國文聯主席的重要職務。王昆同志則擔任東方歌舞團團長,此后,又受聘擔任東方華夏藝術中心總監、理事長,始終忙于教學和演出。
1982年10月4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做出創作和演出一部《中國革命之歌》的決定。周巍峙出任該劇創作演出領導小組組長。闊別近20年后,他再次披掛上陣,指揮一部新的史詩性大型歌舞。鄧小平同志在1984年國慶節期間觀看了首演后,評價是“很好”。胡耀邦同志陪同來訪的金日成觀后,評價是與《東方紅》相比,“各有千秋”。
在歌壇,王昆有“伯樂”的美稱,她總是能獨具慧眼挖掘培養人才。在東方歌舞團時,經她培養的遠征、鄭緒嵐、朱明瑛、牟炫甫等人,成為我國歌壇享有盛名的優秀藝術家。作為中國歌壇民族唱法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王昆獲得國家頒布發的金質獎、巴基斯坦總統授予的“卓越明星”勛章,獲得我國首屆金唱片獎,被譽為“德高望重的歌唱家”。夏衍高度評價王昆的歌聲“樸實純真、一片天籟”。茅盾1979年欣然為王昆贈詩:“早歲歌喉動八方,延安兒女不尋常。新人舊鬼白毛女,陜西江南大墾荒。白骨妖精空施虐,丹心蘭蕙自芬芳。若非粉碎奸幫四,安得余韻又繞梁。”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用這句歌詞來形容周巍峙和王昆,是最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