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橫行的年代,網絡調侃體傳播速度比火箭上天還快。在杜甫很忙終于變成杜甫不忙,杜大人被大家打入冷宮持續很久之后,“元芳,你怎么看?”此陳年關于狄大人電視劇中的臺詞,突然在互聯網遍地引用。頻率甚高以至于現在很多網友開始對元芳破口大罵,因為他的名字實在出現的太多,千篇一律的“元芳怎么看”貌似已經形成視覺污染。其實很多網友對“元芳怎么看”的深層含義不了解,所以會感到厭煩和惱怒。
![一篇新聞稿讓元芳走紅 從網絡調侃體背后借力事件營銷](http://www.tiangaoyige.com/wp-content/uploads/2012/10/百度指數-元芳.jpg)
“元芳怎么看”這調侃體的的火爆起源于一篇新聞報道。2012年4月5日,網易新聞刊發《福建泉州鬧市高樓墜落一只女性斷腳》,引起大批網友圍觀。似乎國內這些年一直都發生著稀奇古怪的的刑事案件,此案也不例外:本案中的女子從高樓墜下,身首異處,然后警方判她自殺。此結論引發國內網友大面積的質疑。“元芳,你怎么看?”這一調侃式的評論最終被頂上風口浪尖。隨著這篇文章的轉載,“元芳,你怎么看?”也在微博圈進行著病毒式轉發。最終元芳從一個衙役小跟班一躍成為網絡明星。
![一篇新聞稿讓元芳走紅 從網絡調侃體背后借力事件營銷](http://www.tiangaoyige.com/wp-content/uploads/2012/10/元芳怎么看?.jpg)
和當初的“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和“杜甫很忙”一樣。元芳體火爆之后,馬上有某廣告策劃公司出來聲明,這是他們的策劃炒作所為。
這些事情經歷的多了,就會發現每次這樣的熱點娛樂事件之后,總會有一批廣告營銷公司出來聲明“要對此事件負責”,不管大家愿意不愿意,他們都是爭相認領賈君鵬、杜甫和元芳們,這已經是常態。
“元芳,你怎么看”事件從四月份發展到現在,研究整個事件流程可以看的很清楚:此事源于一個悲情刑事案件的新聞報道加上一個草根網友的調侃式評論。此網友在看這個新聞的時候也許恰恰剛看完狄仁杰大人的連續劇,就順手把這句話打到網上去了。恰恰這句狄大人的常用語,喚醒了眾多網友對司法現狀的無奈,對清廉公正斷案的渴望,后來這句話又鬼使神差的發現和國內官場的某個潛規則不謀而合,多種因素參與其中推波助瀾,于是元芳被眾人集體頂貼調侃,順手轉發造勢。
這些行為全都是網民自發的。這個事情的起因,和那些要對此事負責的廣告策劃公司,是毫無瓜葛的。
當然,類似于元芳這些網絡調侃體的流行,確實為我們做事件營銷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善于跟風的營銷公司必然要出手拉過元芳來借力于自己。比如當年“賈君鵬回家吃飯”這個調侃體流行的時候,寧波的一家公司為了讓員工積極獻血,把當時的網絡名人賈君鵬請出來,制造了一個吸引人的招牌。領導的號召力也許并不大,但是賈君鵬的號召力那是不容置疑的。
![一篇新聞稿讓元芳走紅 從網絡調侃體背后借力事件營銷](http://www.tiangaoyige.com/wp-content/uploads/2012/10/賈君鵬.jpg)
在當今的網絡時代,網絡的下一個流行熱點是難以預測的。我們可以感到趨勢,可以看到方向,但是我們難以預料:在元芳事件淡出互聯網之后,下一個會是什么體繼續主導互聯網的流行旋律。但是不管是什么體,在網民集體狂歡的時候,我們應該抓住機會,展開事件營銷,如果策劃得當,往往會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而且成本低廉,因為只是借勢而已。
不管怎么說,“元芳怎么看”這一網絡調侃體比“賈君鵬回家吃飯”和“杜甫很忙”要深刻的很多。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雖然無法預料,還是希望以后的調侃體能繼續深刻下去,在互聯網全民狂歡的同時,也能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姿態。
相關閱讀:
【帶刺的玫瑰:網絡營銷看起來很美】最近木牛流馬又把好young開起來了,優得匯網站目錄今天幫一個客戶安裝一個CMS建站系統。他說先拍寶貝了,我說沒事,等全搞好了再拍。他便說我這樣不行,提醒我不能這樣開店,說萬一幫客戶搞好了,客戶轉身就不理你了怎辦。我說,這個情況還是很少的,雖然也有過,但我還是寧愿相信美好的東西,多數人還是誠信的…….
其實上面的引子跟我今天分享的感受有什么關系呢?好像真沒直接關系。隨著近來木牛流馬接觸到的一些傳統小企業老板,特別是以前完全置身網絡海洋之外的人們,現在一提到網絡營銷,提到網站排名、SEO,眼睛里面就會放光一樣,瞪得老大。他們甚至對一個普通的網站,搜索公司名稱居然能出現在百度首頁感覺非常神奇!我還經常碰到這樣的負責人,一聽說幫他搞網站,做優化,他馬上就說我給你個五千八千的,幫我把這個關鍵詞排到第一位。也不管這關鍵詞是什么,有沒有搜索量,投入產出比如何,總歸他們覺得這樣的話自己的公司顯得很牛X,很氣派。
其實這說明什么呢?一方面是木牛流馬覺得他們對網站建設、網站推廣、網絡營銷知識方面的極度欠缺;另一方面是按照往常我們這些天天折騰網絡的人的思維、想法其實并沒有真正理解他們,之間還存在很大的教育與糾正機會。因為我發現我們往往跟他們講網站排名原理啊、SEO技巧等等,講半天其實他們還是聽不懂的,他們更相信平常只言片語、道聽途說的一些所謂速成投機取巧的技巧。還有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就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我們很多不道德的網絡營銷人員或公司,特別是搞SEO的會經常拿什么所謂經典案例、大型客戶、噼里啪啦的優化術語來忽悠他們,我感覺太多中小企業老板都栽到這上面過,花時間花經歷還花錢的參加培訓,卻成了別人的試驗品或是外鏈人員。拿搜索引擎營銷來說,百度推廣從推出到如今已經有十年歷史了,但百度其實仍然一直處于教育市場的階段。百度競價排名對于很多小老板來說仍然只是大概知道個怎么回事,從百度一直仿佛強調的“按效果付費”模式與廣大中小客戶心中的“競價排名”模式之間的觀念沖突就可以看出。木牛流馬想,這一套完善的營銷系統都尚處于教育市場的階段,何況我們這個偌大的從來沒有正過名的SEO優化領域呢,忽悠的空間那是更大更廣了。
有時候,我會感到很無奈,雖然我不通過SEO來掙飯吃,也沒真正意義上接單做優化,但每當有身邊的朋友考慮做網絡營銷種種,特別是SEO的時候,我都會竭力的把網絡營銷的風險和效果不可預見性反復強調。甚至有從我木牛流馬博客來的、好young店鋪來的人找我做優化的時候,我都明確不接活,還跟他們講很多網絡營銷中普遍的認識誤區和會被忽悠的風險。有時候,我甚至不希望他們搞網絡營銷,覺得他們實在是高看了網絡營銷,勸他們把網絡基礎建設搞好就行了,搭好一個網站門面,增強可瀏覽性,不要投入過多關注,因為他們真的沒有經歷也沒有實力,而且他們生財之道仍然是在線下。
在他們的概念,甚至我們搞互聯網的人的理解,網絡營銷仍然被狹隘的認為是做做網站優化排名,搞搞SEO,發發外鏈,發發帖,運營一個加V微博,開一個阿里巴巴或是淘寶店鋪。之前看到一個公司的做法,我真的很痛心,他本身業務來源基本都是線下,網站主要起輔助的作用是為了給感興趣的客戶更加全面的了解情況。公司花了錢做百度競價,花了錢又做網站SEO,網站終于有了流量,卻居然網站連個即時通訊都沒有,連個QQ都沒有掛。再后面網站終于上了個百度商橋,卻只有一個不懂產品的人來做兼職客服,試想?這算哪門子網絡營銷,連到手的羊都抓不到。還有些行業,產品壓根不適用于當前網絡營銷方式,或是開展的難度和風險都很大,卻一股腦兒的投入人力物力,這又是何必呢?就像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傳統中小企業網絡營銷之殤》,當前確實感覺網絡營銷渠道沒有照顧到大部分傳統中小企業。
網絡營銷似乎比別的渠道占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可以不限時間、地域與人力的在線宣傳與推廣,看起來很美,看起來非做不可。但木牛流馬還是認為,網絡營銷有用,各個行業都有嘗試的必要,很多中小企業同樣也做的很好,找到了入口,也有大批有道德的網絡營銷機構和人士在一同上下而求索,但網絡營銷也像帶刺的玫瑰,要摘也要巧摘,選好人,選好切入點,確定意義與目的,不要盲目的跟投,反復問一句:網絡營銷究竟能給我帶來什么?